1️⃣ Sapiens: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by Yuval Noah Harari
優點:啟發新思維,令人重新認識世界
缺點:歷史真相令人不安

作者基本上在挑戰我們認知的世界:金錢、政府、宗教都是幻想出來的概念!他們的存在是因為大部份人相信他們存在,如果有天人類不再相信,這些制度其實可以即時瓦解。我在 2019年中閱讀這本 2011年出版的書感觸良多,書中帶出很多令人不安的事實:例如有軍隊就可以有國家;當權者聘用軍人和警察都是用來保護自己權力並非保護人民;所謂法律說到尾結果都是人治……
我尤其喜歡作者論述性別定位的一課中肯有趣;說到吃動物害處那一課亦令人有深刻印象;不過一直讀下去就會發現作者不停挑戰社會現象寫得有點過火。
他連每日沖一次涼、耕種小麥、追求快樂感覺等等無傷大雅的事都狠狠批評,好像對整個世界都看不順眼似的。
我大概用了幾星期時間完成閱讀這本書,期間不時要停止閱讀一兩天,否則心情實在太不安。這本書就是有很多內容道出社會醜陋真相,正面訊息欠奉,但同時非常有趣令人欲罷不能。閱讀之後會發現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改變,並在未來的日子不停想起作者的論點,覺得他預知未來說中了很多事!總括來說就是一本非常神奇的書,它沒有令我感到愉快,我卻非常慶幸有遇上它~
2️⃣ 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 by Ichiro Kishimi, Fumitake Koga
優點:每次揭開這本書都令我潔淨心靈
缺點:日文翻譯英文用字很奇怪

這是一本哲學書,作者是日本人,是近年少數由日本出版然後揚威國際的哲學書,中文譯做「被討厭的勇氣」,內容已拍成日劇。
講真,讀完成本書之後發現內容和標題其實沒有什麼關係,簡單來講就是一些做人的道理。這本書以對話形式編寫,講述一個年青人與中年教授每隔一個月見面討論人生觀,形式有點似《Tuesday with Morrie》。
我個人最深刻是討論責任的部份:作者提到,做好自己是你自己的責任,別人怎麼看你是別人的責任;你可以鼓勵和影響他人的觀點和行為,但最終別人的人生是他自己的責任。分清楚責任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變得簡單。例如子女的學業是他們自己的責任,父母不應該為子女成績負責;太沉迷干預其他人的人生會令彼此感到壓力,並令關係變得複雜。
有些內容好像老生常談,但由於作者引用的例子是基於亞洲文化,相比我之前閱讀西方哲學書較有共鳴。我亦很喜歡這本書的場景,每次揭開閱讀時有如置身兩個主角身處的書房之中,感到安全和寧靜,有種潔淨心靈的感覺。
3️⃣Born a Crime: Stories from a South African Childhood by Trevor Noah
優點:內容勵志正面,內容生動有趣得來極具資訊性
缺點:太好睇好想作者再出書,點知等左幾年都未出

80後棟篤笑巨星Trevor Noah現為美國 Daily Show 主持,這本書記敘他在南非的童年及少年生活。作者在南非種族隔離期間出生,母親是本土黑人,父親是瑞士人,淺啡色的他在南非有不一樣的成長經歷。
上半部的主角是作者母親:在種族隔離政策和極端父權主義下,身為黑人女性的她掙扎求存。早期黑人女性在南非只能做斟茶遞水的工作,作者母親仍然去教會學打字學寫信,別人都說她在浪費時間。結果幾年之後企業放寬隔離政策,她就成為第一批能從事文書工作的黑女性,後期從事地產業,一直靠自己養家。
下半部就比較多作者自己的故事,包括80後集體回憶,例如下載mp3 燒碟賣給同學,用Winamp 聽歌等等。他一半黑一半白,在南非被白人歧視之餘又被黑人歧視,用了很長的時間尋找自己的身份,在貧窮世界走出生存方法。
Trevor 一直是我的偶像,加上我之前曾在南非遊學,對這本書特別感興趣。在Daily Show節目中Trevor 笑談時事,嬉笑怒罵各國政府,製作非常認真高質;可惜近年似乎太偏激,而且在香港問題上避重就輕,只是講一些離題的笑話,有別於一貫風格。最近在武漢肺炎疫情相就只是叫人不要種族歧視,完全沒有討論過正題。話雖如此,我只是沒有再追看Daily Show,但如果Trevor 再出書的話我一定會第一時間買來看:)